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最强小说网 www.zuiqiangnixi.net,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三十七章

    “这是怎么了?队里出事了还是镇上?”

    不然队长的脸色怎么这么难看?

    孙母有些担心地问道。

    “大春不听话, 被他逮住了,”孙父被队长叮嘱千万别把这事儿说漏, 不然一不小心传到陈生耳里, 那就打草惊蛇了。

    所以孙父面对孙母时有些心虚。

    孙母狐疑地看了他好几眼,孙父紧张得不行,他向来很少瞒着孙母什么事, 怕对看出来, 于是找了借口说要出去。

    “你站住。”

    孙玉兰站在柴房边,见妈脸色怪异地叫住爸。

    孙父紧张极了, 也不敢回头, 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平静些, “什么事?”

    “你是不是背着我藏了私房钱?”

    孙父赶紧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我.....”

    “算了, 藏也藏不了多少, 你去忙吧。”

    孙母大方地一回头,等孙父出门后,孙母快步回房四处查找, 孙玉兰跟进去见此哭笑不得。

    “妈.....”

    “我倒要看看这老头子藏了多少钱!”

    昨天买的东西除了给老丈人他们的, 剩下的都放在空间保鲜。

    “我算过了, 空间没升级之前, 一粒糖能更新六颗出来, 现在一粒能更新十二粒糖出来,大前天晚上放进去的半斤糖, 昨天晚上福窝堆满了, 大概有两斤半, 多少我也没数了。”

    杨继西说着又道,“今儿早上我放了一斤半的糖在我睡的那屋柜子上, 妈肯定能发现,剩下这一斤糖就拿回去给二娘他们吃。”

    “你把大白兔奶糖放进去了没?”

    “放了放了,昨晚上拿糖粒出来的时候,我就把大白兔奶糖放进去了,”杨继西一脸期待,“也不知道晚上能收获多少大白兔奶糖。”

    孙桂芳也同样期待,又问起鸡蛋。

    “鸡蛋我挪在旁边放着,还是八个。”

    杨继西说。

    等快到家时,杨继西放下背篓,右手在干草下一晃,本就因为装着竹笋而有些重的背篓又重了一些。

    杨二奶奶正在杨大奶奶他们家院子里做布鞋,见他们回来,便跟杨大奶奶说了一声,拿着竹篮子装好布鞋回来了。

    “回来得刚好,这布鞋我也做好了,桂芳你试试脚合适不。”

    杨二奶奶笑道。

    “给我做的啊?”

    孙桂芳又惊又喜,她早就看杨二奶奶做这双布鞋了,上面还有好看的绣花,当时就在猜是给哪个姐姐的。

    没想到是给她做的。

    “快试试,这是二娘的心意,”杨继西还在旁边假装吃醋道,“我都没有这个福气呢。”

    “有有有,这双做完了,我就准备做你的了。”

    杨二奶奶笑得合不拢嘴,赶紧安抚道。

    “还是先给二爷做吧,妈给我做的布鞋我都没穿过几次,还是新的。”

    杨继西连忙摆手。

    “我做了不少呢,而且继春她们几个年年都给我们做衣服和鞋子,光是布鞋我和你们二爷各自就有六双了,棉鞋也是六双,穿不过来。”

    这倒是实话,杨二奶奶在天气好的时候,都会把家里的布鞋和棉鞋拿出来晒,每当这个时候,就是杨老婆子酸得不行的时候。

    “那我就不客气了,”杨继西哈哈一笑,从背篓里拿出一块豆腐,两斤肥肉,一斤瘦肉,还有一斤糖粒,“二娘,肥肉熬油,剩下的油渣炒青菜吃,瘦肉炒辣椒,豆腐凉拌也成,做汤也行,这个爸妈那边挖的竹笋,这糖您和二爷吃。”

    杨二奶奶说了他们几句浪费钱,又见背篓里那么多竹笋,便道,“这两天越来越热了,竹笋放不了多久,给康哥他们送点过去,那边不送也不好,到底是你们爸妈那边挖的,不过我们还得吃,就送四根算了。”

    “听二娘的,”孙桂芳笑道。

    杨二奶奶闻言更高兴,她就喜欢这样有商有量的,就像是真正的一家人。

    把竹笋分好后,她笑眯眯地把其他东西拿到灶房放好了,准备洗了手就开始熬油渣,嘴里还吃着糖粒,可心里却比嘴上还要甜。

    孙桂芳试了试布鞋,十分合脚,她珍惜地拿到房里放好,接着换了衣服,洗了手去灶房帮忙。

    知道杨二爷爷去牛棚那边后,杨继西便提着大篮子,冲还在自己院子里的杨大奶奶招呼了一声,走进他们堂屋,见石头也在,便道,“拿簸箕过来。”

    石头叫了人后,扫了一眼大篮子里面的竹笋,立马拿来簸箕。

    杨继西拿了六根竹笋放进去,“待会儿过来玩。”

    “欸。”

    石头点头。

    杨继西提着剩下的竹笋来到杨老婆子这边,堂屋门半掩着,里面是大花还有狗蛋在玩过家家。

    他轻轻一推门就开了。

    “就你们两个在家?”

    “奶生病了,在屋子躺着。”

    狗蛋和大花都叫了一声三叔,接着眼巴巴地看向大篮子,见是竹笋,狗蛋便没有兴趣了,倒是大花跑过来,“这是给我们的吗?”

    “是,”杨继西拿出四根竹笋放在大花拿来的簸箕里,把大篮子放在一旁,起身来到杨老婆子房门前,叫了一声娘,“身体怎么样了?”

    杨老婆子是真病了,原因是昨儿早上刘香莲说自己不舒服,就没去上工,一直在房里待到中午吃饭才起来,饭还是杨老婆子做的。

    结果吃过饭后,杨继北回房和刘香莲待了一会儿,居然来找杨老婆子表示刘香莲身体不好,想让她就在家里做饭洗衣服啥的,就不去上工,也可以照看孩子和杨老婆子。

    杨老婆子越想越气,越想越气,结果昨晚上就发了热,今儿早上刘香莲吃了早饭就回房了,瞧着也不像是不舒服的样子,反正没去上工,杨继北就当她同意了。

    杨老汉倒是想让刘香莲去上工,可之前都晕了两次了,杨老汉不想让她再败坏家里的名声,便罕见地同意了,这下杨老婆子觉得自己更不舒服,这不,也躺到现在。

    旁边的毛蛋还叫着要去找哥哥姐姐玩儿,她正安抚毛蛋呢,“奶病了,毛蛋不陪奶?”

    “陪。”毛蛋扑进她的怀里,把她撞得哎哟一声叫疼,听见杨继西的声音,她想了想,还是让他进来了。

    杨继西看了看她的脸色,是不怎么好。

    “吃了药没?”

    “不用吃药,家里哪有那个闲钱,熬过去就好了,”说话还是这么阴阳怪气的。

    杨继西笑了笑,“话是这么说,可说的是我们年轻人。”

    他说起前几天自己夜里发热,杨二爷爷打着火把去镇上请来陈叔的事儿,“陈叔也没让我吃药,说出了一身热汗就好了。”

    “你生病了啊?哎哟,我怎么不知道,你也不说一声,我还以为是你二娘不舒服呢。”

    杨老婆子假兮兮地说道。

    “是我,”杨继西叹了一声,“我怕自己咳嗽影响老四他们,所以厚着脸皮向二娘他们提出搬过去的事儿,反正都搭伙了....”

    “我也想你们回来,可你们爹是个固执的,我劝不了,”杨老婆子叹了口气,摸了摸想要下床的毛蛋,拦住了他,“你们大了,都成家了,我也老了,管不了了,就说老四吧,他这回可把我气坏了。”

    说着就把杨继北不让刘香莲上工的事儿说了,“这家里人多,不去上工这粮食怎么办?偏偏我现在说话也不顶用了。”

    她还擦了擦眼角,一副难过的样子。

    结果杨继西却道,“老四可真疼媳妇儿,不过我听说四弟妹在家时身体就不是很好,不去上工也不错,在家可以多陪陪娘。”

    反正你在家也不会做饭。

    杨继西心里吐槽着。

    杨老婆子见他向着杨继北夫妇,也没有心思装可怜要儿子的同情了,直接躺下道,“我有些难受,想睡一会儿。”

    “那娘好好休息,我拿了点竹笋过来,娘吃多点。”

    说完就走了,还很体贴地将放房门关上,毛蛋见他走了,也想跟着出去玩儿,他如今跑得越发利索了,根本不想困在这黑乎乎的房间里。

    杨老婆子见他闹腾得厉害,便扬声让大花进来,带着他出去玩,“看着点,别出大院知道吗?”

    “知道的,”大花点头。

    “另外待会儿快做饭的时候,你去叫你四婶做饭,记住了?”

    她又叮嘱道。

    “记住了。”

    大花再次点头。

    杨继西回去后看了看鸡圈,见鸡圈里干干净净的,就去小菜地看了看,浇浇水锄锄草啥的,回到院子便闻见一股油香。

    狗蛋和大花带着毛蛋已经过来了,在灶房里一个劲儿地咽口水,石头闻见香味儿,才知道杨继西为什么叫自己过去,不过他忍住了。

    他想着狗蛋他们这么多人过去,那肯定会吃不少。

    杨大奶奶见他虽然咽口水,却没有过去,倒是觉得又惊又喜。

    她招呼着对方把之前杨二奶奶坐的凳子端进堂屋,自己也端了根凳子。

    “石头,你真乖,”杨大奶奶从兜里掏出一颗糖递过去,“这是你小姑给我的,说你听话的时候,我就给你吃一颗。”

    这不是供销社里的那种普通糖粒,要高级一点,糖粒一分钱两颗,这个一分钱一颗,甜味更浓,也更醇一点。

    石头却道,“奶您自己吃,我不吃。”

    杨大奶奶听得心都化了,一把拉过石头抱着直说他孝顺,石头已经九岁的人了,现在被抱着脸红红的。

    最后压不住杨大奶奶,还是吃了那颗糖,他觉得自己以后也要买更多的糖回来给爷爷奶奶吃,爸妈吃,还有小姑他们,三堂叔他们吃。

    杨二奶奶虽然对孩子们算大方,也不会让他们吃饱那样吃油渣,她拿了一个小瓷碗,装了半碗,然后加了一点糖进去搅拌了一下,又拿了两双筷子递给狗蛋和大花他们,“弟弟小,你们夹给他吃知道吗?”

    “知道。”

    大花点头,狗蛋已经迫不及待地夹了一块塞进嘴里了。

    大花先给毛蛋夹了一块,自己再夹一块吃。

    狗蛋吃得贼快,大花一块还没吃完,狗蛋三块就下肚了,杨二奶奶便让他让着点弟弟妹妹,这才慢了一些。

    最后还是狗蛋吃得多,毛蛋吃得最少,他就几颗大牙和门牙,吃油渣也喜欢嚼着甜油味儿吃,许久也吃不完一块,不过倒是很高兴的样子。

    “这几个孩子里,狗蛋性子最强,最不能让人,也不知道以后是好是坏。”

    杨二奶奶把他们用过的筷子洗了后,说道。

    熬了油,锅里油乎乎的,索性将豆腐弄成小片煎着吃。

    孙桂芳把火烧小一点,听到这话笑了笑,“念书后就会懂事。”

    “是啊,石头下半年就要念书了,我看狗蛋也是下半年。”

    见石头没过来,杨二奶奶亲自装了一小碗拿过去,当然是等狗蛋他们都回那边的时候。

    石头后来又送了一大碗韭菜炒鸡蛋过来。

    “吃口肉,”杨二爷爷拉住拿着空碗准备走的石头。

    先是给他夹了一筷子瘦肉,接着拿过他的碗,又夹了几大筷子的肉进去,还有两片豆腐。

    “竹笋就不给你夹了,你们家中午也炒着吃吧?”

    石头点头,“我们是烧了以后凉拌着吃的。”

    “那也不错,”杨继西点头,又问他,“我不是让你过来了吗?为什么没过来?”

    石头不好意思道,“人太多了,吃了就没了。”

    “没了就没了,”杨继西之所以没叫狗蛋他们,就是知道他们闻见味道一定会过来,但是石头不一样,他太懂事了。

    杨继康见石头回来时,碗里还又有菜又有肉的,顿时眉头一挑,“你送菜过去,还送出肉来了。”

    石头嘿嘿一笑,把夹菜的事儿说了,还有杨继西对他说的话。

    “你三堂叔他们都是疼你的,你要记住他们的好,长大了后也要好好地对待他们知道吗?”

    杨继康教育道。

    “我知道。”

    石头一脸认真地点头。

    看得康嫂也心里欢喜,就在石头给他们分瘦肉的时候,大人们都不要他的,让他自己吃。

    石头要给康嫂吃,碗刚递过去,康嫂就觉得干呕一声,她快速起身去了茅房。

    众人一愣,石头把碗拿到鼻子那闻了闻,“呀,转过鸡蛋后现在有股腥味。”

    加上里面放了肉,又有辣椒味儿,味道有些复杂。

    杨继康着急地过去了,杨大奶奶想了想后,猛拍大腿对杨大爷爷道,“怕是有了!”

    于是吃了饭杨继康就带康嫂去了镇上。

    这边吃了饭的杨继西他们,收拾好灶房和堂屋,杨二奶奶把堂屋门关上且扣上了。

    孙桂芳拿出二百块钱,有零有整,最大面额的是五十块钱,他们手里原来有六十一块多,拿出了四十块钱,借了孙母他们一百六十块钱。

    杨二奶奶拿出一百块,也是有零有整。

    “这三百块钱,是我抛着算的,真正建房下来,用不了这么多,但你们还得打家具,请师傅打灶台,做门,还有趟地弄院墙,算下来也要不少钱呢,不过三百块绝对是有找的。”

    杨二爷爷非常有经验道。

    “而且我跟你们说,”杨二奶奶露出一个大大的笑,“我娘家那边还可能搭上砖厂那边,你们在地基里放上砖头,冬天地上也不会太潮湿,升出半米的地方用砖头砌墙,房子又稳又结实,能住好些年呢。”

    知道杨二奶奶娘家殷实,却没想到还有这种意外之喜。

    见夫妻二人露出惊喜的笑容,杨二爷爷忍不住打击了他们一下,“完整的砖头我看没什么希望,那得紧着别处,不过稍微有些破损的砖头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如果拿票,就有些难了,只能用钱买,就是不知道现在的砖头是多少钱一匹。”

    杨继西二人并不觉得这是打击,“对我们来说,能有一点砖打地基,那已经是天大的惊喜了!”

    他们原本准备建排列房(木质房)的,还在想屋内的地和院子里的地该怎么弄才好呢,却听了这件大喜事。

    “好好好,我明儿就回娘家打听打听,”杨二奶奶笑眯眯地说道,“一定要让你们的房子建得漂漂亮亮的。”

    虽然没有条件建成全砖房,不过这样木砖结合的房子也已经很不错了。

    “麻烦二娘了,事后我们会亲自上门感谢的。”

    到真正能定下时,他们还是要买些东西,去周家感谢对方。

    杨二奶奶娘家姓周。

    “不麻烦不麻烦,”杨二奶奶忙摆手,一个下午脸上都是笑。

    而杨继西和孙桂芳,则是拿着木炭在废纸上画出他们心中想要的房子格局。

    “我们的房间,孩子的房子,还有爸妈他们来时可以住的房间,人再多一点,就麻烦他们住二娘这边了。”

    虽然那宅基地大,可再怎么大,那也要考虑经济实力,还有除去院子,孙桂芳想要一个大院子,可以养花种草,还能搭个秋千,以后孩子玩儿。

    “灶房大一点,我也可以和你一起做饭,两个人在一起忙,也不会觉得拥挤。”

    杨继西点了点灶房的位置,这么说道。

    孙桂芳脸一红,“你做饭哪里有我做饭好吃。”

    “所以我说我打下手,”杨继西嘿嘿一笑,“反正只要和你一起,我做什么都高兴。”

    “你今儿吃了糖啊?嘴这么甜。”

    孙桂芳的脸红得不成样子,也亏堂屋里没人,不然她怎么好意思。

    “对了,二娘明天去那边,咱们也不能啥都不给啊,”孙桂芳想了想,“我还有三丈长的布,给大人孩子做衣服都合适,要不送点过去?”

    “也行,以后我给你补上。”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